首    页 党       办 政      办 纪 检 办 人 事 科 教 务 处 德 育 处 体 艺 处 综 治 办 学生服务 总务处
工    会 团       委 财 务 科 心理中心 教育科研 考 核 办 实验信息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图书馆
今天是:2024年09月22日 星期日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日常工作
通辽第五中学2011—2015年发展规划
2011-05-12 08:23:07  通辽第五中学  出处:校长办公室
通辽第五中学20112015年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通辽市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加快学校现代化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发展规划》。
建校以来,在各届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五中人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五中文化”深入人心,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办学特色日益凸显,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校园建设突飞猛进,学校管理日益科学,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校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位居通辽市首位,逐步进入自治区前列。
当前,根据改革发展对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制定并开始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自治区、通辽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继出台,我国教育已经步入了进一步深化改革、谋求更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校的发展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教育观念相对落后,课程设置单一,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比较陈旧,学生主动发展空间不足,学校管理不尽科学。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学校的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学校发展,系于改革,深化改革,人人有责。我们必须认真领会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战略,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改革,坚决按规律办事,促进质量提高,为把每一名学生培养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一、教育哲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道:未来新的社会形式将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准则”的社会。我们将这一科学论断作为学校办学的哲学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师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办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走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式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宗旨,彰显办学特色,提高现代化水平。
四、学校校训
“厚德、敦学、笃行、至善”。
五、工作方针
培育文化,深化改革,办出特色,提升质量。
把学校文化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科学发展的保障和动力源泉。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五中文化”建设,以“五中精神”为核心,不断增强师生员工对“五中文化”的认同感,不断丰富“五中文化”的内涵,加大践行力度,将“五中精神”内化为五中人共同的价值观念。
把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要发展,根本在改革。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深化教育观念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深化课程改革,深化评价与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学校管理改革。通过改革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矛盾,增强发展活力,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特色化办学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发展办学特色就是强化办学优势,是不断增加和最大化地发挥学校存在价值的重大战略。我们要使现有的办学特色更鲜明,并继续打造新的办学特色,促进多样化发展,不断增强办学优势,实现学校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把提升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评价观,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把提高质量作为制定发展战略、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的宗旨。
六、发展目标
2015年,进入“全国文明单位”行列,成为在自治区有较大影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普通高中特色名校。
(一)办学实力指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在自治区处于领先地位。
(二)教育教学指标:学生思想道德合格率达到99.5%以上,违法犯罪率为0;身体素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清华、北大年升学人数最高达到68人,一本上线率达到35%,二本以上上线率达到80%,三本以上上线率达到100%,音体美特长生上线率达到80%;通过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数逐年增加,达到自治区领先地位。(上述指标以班额压缩到50人为前提)
(三)师资指标:50%的教师具备选修课授课能力;研究生学历人数比例达到20%1人成为全国名师,每个学科12人成为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和自治区有较大影响的名师,每个学科35人成为通辽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通辽市有较大影响的名师;20%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及省级以上刊物上,30%的教师具有参与编著公开出版的教育教学研究文集的能力。
(四)办学特色指标: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科学教育在自治区处于领先地位;群众体育工作在自治区处于领先地位;国际化办学在自治区处于领先地位;打造并形成德育的领袖人才培养特色,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特色、课程开发特色,艺术教育特色。
(五)硬件建设指标:硬件设施在自治区处于领先地位。
七、主要任务
(一)文化建设
完善学校文化体系。目前,我校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要素的学校文化体系,但构成要素发展不均衡,相互关系不够协调,需要进一步完善。
继续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目前,从宏观上来看,校园布局、主体建筑、校园景观、主体颜色、校园绿化、标识系统均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体现着时代特征,注重中西合璧,但微观上来看,还存在着很多能够承载文化元素的空白点,教室、办公室、教学楼及校园建筑外墙壁缺少学校文化的元素,学校标识使用不够规范,校园文化标识更新不及时等,所以,校园环境的文化元素还需要不断丰富。
继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总体目标是完善现代学校制度,重点是完善管理体制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目前,我校的管理体制是层级式管理,能够充分体现领导意志,权责分明,制度严明,行动整齐划一,但往往使工作程式化,师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师生个性化成长和创造能力的发挥,不利于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工作效率效果不够理想。因此,要在原有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吸收扁平式管理的合理要素,进一步增强基层管理的自主性,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构建部门协调配合的新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学校实行的学科教学质量领导负责制,学生联动管理制度,学校安全事故首遇责任制,校领导、环节干部安全值班制度,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机制,还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探索,努力完善,力争形成层级式管理与扁平式管理相结合的新的管理体制。同时,要不断修订完善与管理体制相配合的规章制度体系。
加大精神文化的践行力度。根据学校发展的优良传统,结合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学校提炼出了“厚德、敦学、笃行、至善”的“五中精神”。“五中精神”的含义已经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但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理解不深、践行力度不够。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活动体验,并将其作为衡量师生员工思想行为的标准,早日将“五中精神”内化为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为培养具有五中特质的五中人服务。
(二)德育工作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的目标是:构建德育工作体系,改革学生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形成五中德育特色。
实现德育目标体系化。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爱心、感恩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的公民”为总目标,将总目标层层细化到学年、学期,年段、班级,实现目标的序列化、层进性。实现德育内容体系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中精神”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做到不同年级、同一年级不同时间段、不同的班级内容各有侧重,循序渐进。实现德育机制的体系化,构建以课堂为主阵地,以主题教育、德育活动为重要手段的学校德育平台,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有机配合的德育网络。
优化德育方式方法。加强全员育人的意识,努力开创德育工作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以立足生活、加强体验、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为原则,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契机,将教育巧妙地融入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之中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在快乐中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栏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学生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变管事为管人,变管行为管心。
改革学生管理的方式方法。改变重眼前轻长远、零敲碎打的做法,建立制度化管理与文化管理相得益彰的新型管理机制,重在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重点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思想道德行为评价制度、奖惩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立足于学生现状,突出基本的文明礼仪要求,做到制度与学生现状、德育目标高度统一,突出五中特色。要加强管理机制的创新,完善高效的校内联动管理机制、志愿者管理机制,构建合理的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构建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管理网络;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好“五中精神”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善于利用学校愿景、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氛围去感染、激励和约束学生;要立足于未来的发展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重点加强理论素养、战略眼光、思维方法、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学生中的精英和管理的骨干,为其未来成长为领袖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将领袖人才的培养作为德育的重要特色加以打造。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组织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自治组织逐步参与到与学生有直接关系的决策中来。
加强德育研究。德育研究是减轻学生管理压力,实现德育目标的必由之路。要以德育方式方法改革为中心,以增强德育的有效性、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为目的开展德育研究工作。要重在探索德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要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反思现有德育方式方法的弊端,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策略、新办法,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完善,形成案例分析、经验总结或者论文。坚决杜绝研究的盲目性、随意性、形式化。通过研究,努力探索出具有五中特色的高效的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将教师从盲目、琐碎的管理中解放出来,将学生从压抑、被动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师生健康、快乐的发展。
(三)教学工作
努力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观念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前提。总的要求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促进教师由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转变。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淡化唯分数意识,强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教学过程观,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合作探究、共同发展的过程。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淡化课程的计划性、规定性,强化课程的动态性和个性。
努力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成长的关键。因此,要重新制定一堂好课的标准,探索多种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千方百计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作为评价教学的决定性指标。要做到:教师施教有度、方法灵活、精心点拨,学生主动参与、领悟探究、掌握方法,教学深入生活、关注热点、注重实践。
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客体地位,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学生学习具有强烈的被动性和依赖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设想,通过实验验证假想。通过上述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实践能力稳步提高。
加强课程改革。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实施课程的动态化管理。按现有计划开设好必修课程、通用技术课程,重点做好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建设。按照问卷调查——教师申报——撰写课程方案——学生选课——制定实施教学计划——反馈调整的流程开设好选修课;按着征集课题——开题论证——开展实践——形成报告——交流完善报告——教师评价的流程开设好综合实践课程;编写好配套的选修课校本教材。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为课程改革的准备阶段,2011——2012学年度要开设20门选修课,2012——2013学年度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加强音体美教学。音乐、体育、美术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抓好基础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重新确定课程计划,尤其是要丰富体育室内课内容,杜绝上课的盲目性、随意性;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趣味性的教学情景,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境互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力求将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教学中去。进一步加强音、体、美特长生的培养力度。组建和完善符合高考要求、竞赛要求、学生文体发展需要的特色化特长生团队,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和管理制度,探索高效的训练模式,在训练成绩通辽市第一的基础上,向自治区领先地位进军。继续推进艺术团队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原有团队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团队,不断推出精品节目,为学生发展艺术特长服务。
加强国际部的教学工作。优化留学生课程,形成以汉语、中国文化为核心,涵盖理、化、生、政、史、地以及系列性选修课、社会实践课的课程体系;根据留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课程标准,符合不同国家学生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重点加强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将其与我校现有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大胆创新,摸索出适合我校未来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大国际课程班学生的学习方式指导,优化国际课程学习的效果,为促进我校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加强实验教学。围绕新课程改革,在保证开设好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好探究性实验,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服务。要加快学生实验能力评价体系建设,将实验成绩纳入学生成绩考核序列。要继续开放实验室,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加强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目的,以校本教研为重点开展教研工作。集体备课重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和练习的设计。做到教学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系统化,符合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教学过程的设计逻辑严谨,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到练习精练有效。专题教研重在探索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途径。做到存在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问题,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做到严格按照深入调研——发现问题——弄清实质——剖析根源——生成策略——展开试验——反馈调整——形成成果的研究流程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做到听课、说课、评课活动,教学竞赛活动与专题教研紧密结合;做到教研课题系统性、层次化;做到习题、试题自主编写,形成系统;在搞好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加强与各级教研部门合作,适当参加自治区级、国家级课题研究。坚决避免教研的盲目性、随意性,坚决避免教研、教学两层皮,坚决避免教研的形式化。通过有效教研,努力探索具有五中特色的教学模式,打造教学特色,坚决按规律办事,把师生从书山、题海、疲劳战术中解放出来,实现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加强教学的科学管理。进一步明晰教务处、体卫处、教科研处、国际部、年级组的职责,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教学质量推进领导小组的重要作用,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重点制定好一堂好课的标准,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授课规范,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标准,名师、优秀教师标准等。要坚持不懈地做好教师教学教研的考核工作。
(四)队伍建设
始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总的要求是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加强实践培养。具体要求是:要树立善于学习的优秀品质,要具有战略眼光,要具有责任意识,要具有宽阔的胸怀,要具有合作意识,要具有良好的人品,要具有严、细、实、真的工作作风,要具有吃亏的态度和精神,要具有亲民的作风,要学会注重细节。在干部中大兴学习之风,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修养、教育管理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强化专业素质,丰富工作经验。
始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论扎实、一专多能、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教师要模范地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带头弘扬“五中精神”,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继续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的首要标准;继续查处违反师德要求的行为。加大学习培训的力度,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要围绕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学习方式改革、课程改革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合理、方式方法灵活,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国内学习交流,努力开拓教师出国学习交流的新渠道,在十年内选送100位教师出国学习;要在实践中发现、选拔师德高尚、理论素养好、业务能力强、有发展潜质、勇挑重担的教师作为名师培养对象,为其学习、研究、改革实践提供优越条件;要努力促进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不断增强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充分发挥“321”培养平台、师徒结对、教学督导的重要作用,力争使新教师两年内基本功达标,青年教师六年内成长为成熟教师,中年教师三至五年内有一定的教研成果并得到通辽市、自治区教研部门及相关学术团体的认可;要选拔部分教师,加强英语、蒙语培训,提高双语教学的能力,适应学校国际化办学的需要;要通过提高新聘用教师学历要求、加强在职进修的方式逐步提高教师学历水平。通过努力形成一支教学新秀、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名师梯次排列的教师队伍。要完善实施好教师选拔、培养、使用、考核、奖励制度。
始终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创新能力、讲教育艺术的班主任队伍。加强班主任的师德修养,重点培养班主任的爱心、责任感。要对班主任进行理论上的引导,用正确的理论武装思想,要用典型人物的精神鼓舞教师,通过努力,使班主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在工作中奉献爱心,勇担重任,不辱使命。围绕事业管理型、导师引领型、专家学者型班主任培养目标抓好班主任的校本培训工作。采用开办讲座、研讨交流、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对班主任老师进行培训和指导,使班主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建立平等、尊重、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改变过去工作重堵压、轻疏导的做法;鼓励班主任在实践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撰写案例分析、经验总结和论文。建立班主任后备队伍,在新教师、青年教师中选拔一批综合素质优秀的教师作为班主任后备力量,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加以培养。完善班主任激励机制,对考核成绩优异的班主任予以大张旗鼓地宣传与表彰,事迹特别突出的要树立为学习的典型,在评优、晋级、待遇上予以倾斜。
始终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主人翁意识、吃苦耐劳品格和过硬技能的职工队伍。要加强学习,学习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先进人物,用他们不畏艰苦、敬业奉献的精神感染激励每一位职工;要根据学校设施设备更新的实际,加强业务理论和技术培训,力争使每一位职工既有专业化本领,又是工作的多面手。要完善考核奖励制度,善于发现和树立身边的典型,加强宣传表彰。要关心职工的生活,切实帮助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要完善临时工的聘用和管理制度,保障他们应有的权益,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保障教职工的待遇。克服一切困难保证教职工津贴的按时发放,在学校财力好转的情况下合理提高教职工待遇。
(五)特色化办学
特色化办学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打造多样化的办学特色,彰显办学个性,强化发展实力,全面提高质量。
巩固和发展已有特色。
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硬件设施,在2013年前,建成总面积超过600平米的心理健康中心,设施及功能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发出适合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具有五中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写相应的教材,纳入地区或全国新课程教材体系备选。本着预防为主、及时疏导的原则,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共青团工作、家庭教育、学生心理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活动紧密融合,使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化;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小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学生心理咨询、学生自助心理活动、主题班会、朋辈互助、社会实践、心理在线、成长训练营等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探索出独具特色的通辽五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扩大影响,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立足于“通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发展通辽市范围内心理健康教育“协作校”,引领并指导其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提高通辽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服务;立足于国家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积极与蒙东地区兄弟学校建立联系,资源共享,以确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领先地位;同时还要与东北三省的一些学校联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争取五年内在整个东北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为达到全国领先地位夯实基础。继续利用媒体扩大影响。继续与通辽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做好“12355 守望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节目,争取与通辽电视台、通辽日报、都市报建立常态化的合作关系,不断增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地区和全国的影响力。
继续开展好科学教育。加强创新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使新建常规实验室具备开展创新实验的功能,弥补设备、场地不足的缺陷,提高现有教师综合素质,积极调整其他教师兼任科学教育工作,以解决师资紧缺的问题,通过努力,为更多的学生接受科学教育、发展个性特长创造条件。加强研究,积极探索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科学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树立科学道德,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开发科学教育课程,实现科学教育内容的具体化、系统化。改革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到实验室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力争取得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继续办好初中科普班,积极努力使卓有成效的创新实验室成为通辽市、自治区培训基地,发挥我校科学教育的地区示范作用,力争在五年内成为自治区级、国家级科技示范学校和青少年创新基地。
大力推进阳光体育工程。建立国家级青少年培元体育俱乐部。在原有的乒乓球协会、足球协会、篮球协会、空竹协会、跆拳道协会、攀岩协会、毽球协会、太极协会等体育协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体育协会组织,丰富活动内容,增强趣味性、娱乐性、群众性,保证每名学生每天户外活动一小时,切实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通过俱乐部活动的开展,对本地区阳光体育活动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加快国际化办学的进程。以促进中西方教育交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目的,促进国际化发展。扩大国际课程班的规模,到2015年,国际课程班在校生人数达到150人左右。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扩大留学生招生范围与规模。在保证定期派教师到国外招生的前提下,发挥招生中介、外国驻华使领馆、在籍留学生、友好学校、国际友人的作用,降低招生成本,增强工作效果;努力使招生范围由蒙古国向多国扩展,到2015年,使留学生在校生人数达到100人。增强留学生培养的灵活性,做到学习体验、短期培训、长期学习相结合。完善留学生奖助学金制度,充分调动留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留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努力与国际接轨。继续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原有基础上,力争与国外5所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实现师生互访、资源共享;力争在国外建立一个孔子课堂。完善国际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留学生生活指导和日常管理。通过国际化发展,以开放性、多元化的视野看待、思考和谋求我校未来的发展。
加大合作办学的力度。继续加强与北京新东方、北师大二附中、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尔沁区公安局、通辽市高级技工学校、通辽市侨商会等单位的合作,不断丰富合作内容。积极拓宽合作办学的渠道,吸引通辽市大型企业、校友、兄弟学校、学术组织参与到办学中来,使学校得到更广泛的财力、智力支持。
积极打造新的办学特色。重点打造并形成德育的领袖人才培养特色,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特色、课程开发特色,艺术教育特色。
(六)综治安全
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开展综治安全工作。注重抓基础、抓源头、抓预防,居安思危,全力排查安全隐患,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制度、首遇责任制度、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环节干部值班制度、24小时巡逻制度、校园封闭式管理制度、安全预警通报制度、部门安全自查自排制度、校园安全日查日报制度。发挥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预防为主,联动管理,重点加强特殊部位、特殊时段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学生饮食安全、校内外住宿安全、在校期间人身安全。加强五小安全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学生自我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强化预案演练,重点加强火灾、地震、校内突发性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设,增强预案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经常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开展紧急避险、逃生、消防演练,不断提高师生自我防护、自救互助能力。进一步加强与科尔沁区公安局警校共建工作,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学生安全管理网络。全面加强综治、安保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岗位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责任意识、安保能力,对违纪、漏岗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继续加强综治安全的硬件建设,保障经费投入。
(七)卫生医疗
以保证师生健康为目的开展卫生医疗工作。加强卫生制度建设,建立室内外卫生评价体系,实行卫生评比制度。建立卫生联动管理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管理网络,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师生自我保健意识。加强保洁人员的管理,提高保洁质量。加强对医务室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能力,传染病、常见病预防诊治能力。持久开展常见病预防工作,设立突发性疾病防控预案、突发性卫生事故处理预案。
(八)和谐校园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弘扬“五中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师生幸福指数为目的开展和谐校园建设。继续加强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保障师生员工应有的权益,使学校与师生员工同发展、共命运,实现个人与集体的高度和谐。加强党的建设、师德建设、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环节干部团结协作的能力,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团队意识,努力优化师生关系,共同建设相互尊敬、相互关心、相互友爱、相互促进的和谐人际关系。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与审美的重要作用,实现师生的发展与校园环境的建设相互促进,和谐统一。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师生的自我和谐。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工作涉及到各个层面、各个部门和每一名师生,因此,全校要高度重视,共同努力,让和谐之风永驻校园。
(九)党建群团工作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促进全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教育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和增强党务干部、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加强支部建设,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认真做好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和党员发展工作,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好“全国文明单位”的申报和迎检工作;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法制建设。继续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调动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让五中的党员永远成为五中事业的一面旗帜。
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密切与民主党派、党外教职工的联系,经常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共同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民主管理作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把工会办成“发展之家、主人之家、健康之家和爱心之家”。进一步创新工会工作,健全以职代会制度为主的民主管理制度,反映教职工诉求,积极化解矛盾,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让民主和谐之风为五中的腾飞助力。继续抓好“送温暖”工程。努力关心教职工生活,坚持“五必访”制度,解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会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关心每位职工的身体健康,做好年度教职工体检工作;加强老年体协建设,丰富离退休教职工文体娱乐活动。通过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安定团结的校园环境,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加强共青团建设,发挥共青团员生力军的作用。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充满朝气、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团干部队伍。加强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结合校园节日、纪念日,以增强理想信念、培育爱国情怀、弘扬“五中精神”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做到春风化雨,寓教于乐。要培养一支“自愿化、特色化、长期化、义务化”的志愿者队伍,提高服务他人、乐于奉献的意识,促进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十)硬件建设与后勤保障
继续加强硬件建设。稳步推进校安工程建设。24570平方米的新建项目要把好质量关、进度关,保证按期交付使用;28800平方米的加固项目要保证方案科学、监督严格。改善住宿生住宿条件。将原来的8人间改建成4人间、6人间,增设程控式太阳能饮水设备、ATM自动存取款设备、触摸式学生信息查询系统等,使住宿生的生活条件不断得到优化。加强图书馆建设。弥补借阅设备缺口,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由23万册增加到50万册,人均图书量提高到80册,力争三年进入市级示范图书馆行列,五年进入自治区级示范图书馆行列。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无线网络系统、数字化录播系统、校园广播电视系统、远程教学系统、监控系统,建立数字图书馆、数字化模拟实验室,建立网络学习办公平台、师生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优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继续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做好绿化、美化、亮化工作。继续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加强后勤员工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服务一流、热情高效的后勤员工队伍。完善岗位设置、细化责任分工、严格奖惩制度,创造性、高质量地做好基础设施养护维修工作、食堂管理工作、物资保障工作。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治校能力。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做到分工合作,优质高效。
(二)保障经费投入
积极探索合作办学之路,优化教育资源,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加强财务管理,严格经费预算,保障合理使用,坚持开源节流,反对铺张浪费。
(三)推进依法治校
建立和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依法办学,从严治校,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实施的奖励与处分要符合公平、公正原则。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扶贫助学制度。
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自觉知法守法,遵守公共生活秩序,做遵纪守法的楷模。
 
  
2011——2015年发展规划》是我校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指导学校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着我校在现有基础上能否切实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决定着我们事业的成败。因此,学校各部门必须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提出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动员,精心组织落实,鼓励大胆创新,加强监督检查;全体教职员工要学习领会《发展规划》的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发展规划》对我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践行“五中文化”,大力弘扬“五中精神”,以昂扬的斗志、勇于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校改革发展事业中来,为实现学校五年发展目标而努力!
 (本文已被浏览 666 次)
 发布人:沈润生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新闻:关于下发《通辽第五中学2011—2015年发展规...
下篇新闻:关于对5.12高一高二高三学生自行车摆放情况检查...
网络会议 ┋  教师管理 ┋  学生管理 ┋  电话查询 ┋  网络教学 ┋  考核评价 ┋  邮编查询 ┋  万年历 ┋  博客空间 ┋  教学论坛 ┋  在线留言 ┋  与我在线 ┋  管理
         版权所有:通辽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