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党       办 政      办 纪 检 办 人 事 科 教 务 处 德 育 处 体 艺 处 综 治 办 学生服务 总务处
工    会 团       委 财 务 科 心理中心 教育科研 考 核 办 实验信息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图书馆
今天是:2024年09月22日 星期日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日常工作
明确使命  转变观念  践行新课程
2010-04-09 13:54:58  通辽第五中学  出处:
新建网页 12

明确使命  转变观念  践行新课程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后的思考

 

张本发

语文新课程在高一实施一个学期另一个月,我个人感觉新课程更加具有人文性、时代感和责任感,它对语文老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我感觉新课程改革的呼声较高,真正实施起来的语文老师较少,改革的轨迹基本上是从原点出发又回到原点。即便是这样,也让人看到了可喜的一面,那就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在思考都在行动。

在近一年的学习新课标和运用新课标指导语文教学时,发现对新课标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新课标的认识也是一个升华的过程。

以下从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学习和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语文教学后的认识和思考。

一、明确使命,主动接受新课程

2004年高中语文新课程开始实验并逐步展开,我校是去年从高一开始。从近一年来的实践看,大家有目共睹,除了更换新教材,总体上变化并不大,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缺少成功而现成的案例作为参考、高考的牵制、健全的保障机制等客观因素的滞后。从主观上来说,我们教师还缺乏对实施新课程重要意义的认识,从心理上还没有真正接受新课程,这是我们的现状。因此,我们要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新课标为契机,进而主动接受新课程、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探索语文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研究新课标,接受新课程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新旧课程的本质区别:

“一张卷”与“一个人”的区别,前者是为高考,后者则是为人的终身发展。

2.新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课程结构的改革;

    (3)课程内容的改革;

    (4)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5)评价制度的改革;

    (6)课程管理体制改革。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是围绕这六大目标制定的,而直接落实这些目标的必然是我们语文教师。以往,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学都存在,其他课程的教学没有的问题语文教学仍然有,这说明了语文课程之复杂、语文教学难度之大,语文教师之不易。

3.对于“三维目标”设计的认识。

    高中语文课程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我认为“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是全新的有着重要意义的语文课程目标,如何理解如何把握需进一步探索。

4.对高中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和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的认识。“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共同的基础”是什么,“多样选择”如何理解,这些都需要每一个语文老师有明确的认识。

       我们要领会新课程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就要深入的反复的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就要研究语文课程标准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就要明确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学生需求的是全面的语文素养、崇高的精神品格、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等等。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用什么教材什么方法,都必须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高度出发,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生有了全面的语文素养,极强的语文能力,应试的能力不用刻意培养也便具备了。我们不应回避的一个现实,现在很多老师急功近利,教学过程的设计违背了“三维目标”,紧紧围绕应试方法设计教学;课堂教学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把每篇文章变成了阅读题,老师变成了当堂评卷的考官,只不过是比考试多了一个分析问题的过程。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应试教育”就如紧箍咒紧紧地箍在我们的头上。高考制度改革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新课程的改革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那么,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该做出如何的选择与思考?我认为,我们应该参透语文课程标准,牢牢树立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最大化的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这样必将跨出应试教育的魔圈。当有一天,我们不再为考试而教语文,我们迎来的将是语文更加灿烂的天空。

二、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实践新课程

  接受新课程,在思想上就要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然后落实在行动上。应该说,对这三个方面认识的不足,是我们语文新课程实施近一年来起色不大的主要原因。

1.树立新的课程观

两个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均对“课程”提出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普通高中“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课程是什么?“课程即经验”,是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的学习机会;所以,“课程 教材”。 因此,在这里要强调三点:1)语文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2)引导学生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3)语文教师要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教材是语文课程资源之一。图书馆(能否将课堂搬进图书馆)、演讲会、教师本身、各种标牌广告,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丰富的社会资源、广阔的大自然,等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我们应引领学生在广阔的课程资源中玩味探究,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长足发展。

以我们学校为例,内涵深邃的校园文化,卓越精进的五种精神,如果我们把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引领学生去探究,不仅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还会激发学生热爱五中的美好情感。具体些讲,我们校园中的楼宇名、省石等都有着深刻的含义,我们可以把它们开发为校本教材。如 “培元楼”的“元”是什么含义?出自哪里?元,有首、为首的、根源、善、气等含义。那“培元”又如何解释,学生可可以深入思考探究选择。《易经》中讲“固本培元”,这里的“元”应为元气。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深入探究,其乐无穷,其趣无穷。我想我们应开发校本课程,利用我们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树立新的教材观

旧的教材观:“教材即知识”,“课本即根本”;教材具有“绝对化”、“权威化”、“圣经化”的功能;教师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来教。新的教材观:教材是“范例”、“话题”、“文化媒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

好的教材,是好的课程资源之一,我们要充分用好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要拓展语文课程的空间,增加与学生成长相联系的课程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就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我们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选好教材用好教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成长空间。

    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仍有很多语文老师,局限于教材,唯教材是从,不是用教材来教而是教教材,对教材不敢取舍,更不敢否定。这也是应试教育造成的结果。语文教师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教材观。我们要把教材当成范例、话题、文化媒介,既不要轻易否定教材,因为绝大多数课文都内涵丰富、文质兼美,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也要勇于取舍,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3.树立新的教学观:

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决定学习质量。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方式的根本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理念之一是“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语文的课程理念之一是“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即是学习途径和方式,又是培养目标,其价值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语文教学能多大程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是新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打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题中心”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对此,强调三点:(1)教师要敢于探索尝试新方法(几个教师可结成共同体合作探索新的方法,联合实验,共同总结,推广使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2)语文老师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学生,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能否让一个学生或几个学生上一节语文课,探讨几个问题;能否让学生帮助老师备课);(3)避免形式化(如课堂的小组讨论)、极端化。

三、做“研究型”语文教师,完善新课程

1.与“研究型”教师相对的是“技能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现在的大多数教师直到职业生涯结束也多属于技能型和经验性的教师。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

2.为什么要倡导做“研究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的需要;研究型语文教师是改变语文教学工作,践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必由之路。“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维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地思考和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是高中语文的重要任务 ”。要完成这一重要任务,教师首先要有探究精神和能力,并用自己的这种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用自己的这种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并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合作意识,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引领,真正“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要成为研究型的语文教师,首先是善于读书学习,交流借鉴;其次是乐于思考探索,刨根问底;再次是长于分析辨别,归纳总结;还有就是对语言文学的热爱,热爱是发现课题、研究课题、获得课题研究成果的前提条件。语文老师善于读书学习、交流借鉴、思考探索、分析鉴别、归纳总结,才会影响并引领学生读书学习、交流借鉴、思考探索、分析鉴别、归纳总结,才会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才会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技能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根本无法完成高中语文的重要任务,他也根本没有能力驾驭新课程。

3.“研究型”语文教师的特质是在具有深厚的语文教育理论基础、丰富的语文知识、较高的语文素养基础上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不断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语文教育实践;同时,在语文教育教学时始终带着敏感的研究意识自觉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反思并富有创新精神。“研究型”语文教师的核心条件是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这与教师的观念、知识、能力紧密相连。

 小资料:有人问余映潮老师:教育思想和教学基本功哪个更

重要?余先生回答:您问“教育思想和教学基本功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以为这个问题中还缺少一个要素,即学术水平。应该这样问:教育思想、学术水平和教学基本功哪个更重要?我以为,学术水平非常重要,教学基本功很重要,教育思想十分重要。我把“教育思想”放在句子的最后,是说,教育思想其实是个比较简单的事。换个概念比较小的说法,它就是“教育教学的理念”。语文学科“教育思想”的核心有两个,一个是“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一个是“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把握了这两点,语文教学和语文课堂教学不会走歧路。

4.我们离“研究型”语文教师还有多远?差距在哪里?迫切要做的是什么?

四、提出几个开放性问题:

        1.语文选修课教材的选编与教学

        2.实施新课程效果的自我评估

3.注意搜集《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中的非适应性问题

4.如何提高语文教师语文新课程的实践能力

5.培养语文学科骨干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推动语文课程改革

6.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老师?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肯定是一个学识渊博、善于写作、乐于探究、积极进取、幽默风趣、激情满怀、课堂灵活、课常备常新的老师。这里就有一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著名语文教师程红兵老师在谈理想的教师时讲到:理想的教师,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他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他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他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希望每一位老师都去深入的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成为研究型的语文教师,成为语文新课改的示范教师,最终成为理想的语文教师。

 

 

 

 

 

 (本文已被浏览 452 次)
 发布人:张丽敏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新闻:关于加强教师、学生私人钱物管理的提示
下篇新闻:第七周(4 .12 ~ 4 .18)
网络会议 ┋  教师管理 ┋  学生管理 ┋  电话查询 ┋  网络教学 ┋  考核评价 ┋  邮编查询 ┋  万年历 ┋  博客空间 ┋  教学论坛 ┋  在线留言 ┋  与我在线 ┋  管理
         版权所有:通辽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