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党       办 政      办 纪 检 办 人 事 科 教 务 处 德 育 处 体 艺 处 综 治 办 学生服务 总务处
工    会 团       委 财 务 科 心理中心 教育科研 考 核 办 实验信息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图书馆
今天是:2024年09月22日 星期日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务处
刘锋校长推荐阅读的文章:北京四中:一个有故事的学校
2014-12-18 15:03:11  通辽第五中学  出处:教务处

    编者按:近年来,我校与北京四中“高端对接”,已经先后多次,分期、分批选派环节干部、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到北京四中学习、观摩,教师们每每谈起北京四中,大都赞不绝口:底蕴深厚,国内一流,教师优秀,学生突出……

 

诚然,北京四中是一所被国人寄予厚望的百年老校。它最突出、也最令我们感动的,应该是它那承载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个故事:无论是学生赠画的故事,还是寓意“革命与建设”的雕塑故事,都是北京四中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具体体现。


通辽第五中学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文化自觉”“文化管理”,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广大教师能够在北京四中的一个个故事中,构建、完善、总结出我们通辽第五中学自己的故事来。



                                                            ——刘锋



附:



北京四中:一个有故事的学校


李镇西/四川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


 笔者曾应邀参加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验收工作,有机会走进北京四中,在那里收获了一个意外、一个惊讶、一个共鸣,以及一连串令人感动的故事……


    北京四中之名早就如雷贯耳,可之前我从来没有到过四中。四中有几位教师令我特别敬佩,一位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顾德希老师,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就读他的有关文字,受益颇丰;另一位是丁榕老师,她是我特别敬仰的优秀班主任,后来也成了我的好朋友;20076月,我又有幸认识了刘长铭校长。于是,—直很想去看看北京四中。那天早晨,刚到北京四中门口,我就有一意外的发现:校门太朴素了我不相信地问同行的老师:“这是北京四中的正校门吗?”他们说“是”。我觉得这校门与北京四中的名气太不相称,但正因为如此,我对这所学校的敬重油然而生。进了校园,我又有了一个惊讶,因为我看到北京四中教学楼上展示的校训中,居然有“民主二字!而在这之前,我还没有看到哪所学校把“民主”作为校训。也许有,只是我不知道,但至少是不多的。因此,我对四中的敬意更多了。在听刘长铭校长介绍学校文化建设时,他的许多观点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为我也曾经思考并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比如:“办学特色本质上是学校文化的差异”、“我们在学校历史上留下的故事就是学校文化”、“我们要思考,我们要留下什么样的故事”、“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将学校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固化’为精神文化的因素,用生动的、具体的、亲切的学校历史故事,来体现和传承学校的核心价值、文化传统和学校精神”,等等。


    刘校长带着我们参观了校园。北京四中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中学之一,百年来涌现了数不清的杰出人物,这个我没有太受震撼,因为几乎所有百年老校都可以罗列出不少杰出校友。但是,在北京四中的校园里,我不断地听刘校长讲一个又一个故事。他说,一个学校的故事就是文化。把故事视为学校文化的载体,我很有共鸣。我也曾经说过,一个学校有没有文化,更多的是看这个学校有没有值得流传下去的故事。北京四中的这些故事打动了我。


    比如:一走出教学楼,刘校长就指着一幅壁画说,这幅画的作者是四中的校友。当年,这个学生上课时画画,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把他请到办公室却没有批评他,而是送给他一本前苏联的绘画教材,告诉他不认识的俄文单词自己去查。这个学生由此不但继续喜欢绘画,而且还开始钻研绘画理论,后来成了一名画家。这幅画是他在国际上展出的一件作品,他为了感谢母校,特意将其献给四中。其实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我们的校园里发生,关键是教育者是否有心和孩子一起编织和记录这样的生命故事。


    北京四中有一个实验班叫“道元班”,刘校长说,它和一般的实验班不同。一般的实验班是把同—层次、同一类的学生编在一个班,而这个班是把不同潜质的学生放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影响。有一个学生喜欢摄影,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学校就给他空间和平台,让他发展,结果他还没读高三,便被美国一所大学录取了。还有一个学生痴迷飞机,对各种型号的飞机如数家珍。有一次刘校长出去打车,碰巧这个孩子刚从一辆出租车上下来,他就坐了进去。因为这个孩子和他打了招呼,所以司机知道那是他的学生,于是便跟他说,刚才那个孩子聊飞机,简直走火入魔了。现在这个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发展得很好。


    刘校长说:“多年来我们_直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我发现,我们学校许多后来非常优秀的孩子,都没有接受什么‘早期教育’。其实,只要孩子痴迷某个领域,他什么时候起跑都不晚!关键是要打开他独特天赋的阀门。究竟怎样才能打开这个阀门,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知道怎样能够关上这个阀门!”他说得太深刻了。


    我们在校园里边走边看,刘校长一直给我们讲故事:一个军帽和一双手套,寓意“革命与建设”,这个雕塑本来是为黄诚烈士一个人创作的,但后来成了北京四中所有奉献者的纪念碑;一幅“富贵花开”的牡丹工笔国画,是河南一位无臂女性用脚画成的作品,刘校长买下来挂在学校里,后来,这幅画成为最感人的励志作品之一;校友中的一位画家到北京郊外采风创作,发现了一个即将被拆除的古村落,在他的不断奔走呼吁下,古村落得以保存,现在成了一个热门的旅游景区;由师生共同创作并演出的话剧《郑伯克段于鄢》,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艺术盛宴……


    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演绎着北京四中的学校文化,而这文化又必将随着这些故事流传下去,成为北京四中的传统精神。







 (本文已被浏览 189 次)
 发布人:敖玉红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新闻:通辽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集中培训班须知
下篇新闻:刘锋校长推荐阅读的文章:理想课堂的六维度与三境界
网络会议 ┋  教师管理 ┋  学生管理 ┋  电话查询 ┋  网络教学 ┋  考核评价 ┋  邮编查询 ┋  万年历 ┋  博客空间 ┋  教学论坛 ┋  在线留言 ┋  与我在线 ┋  管理
         版权所有:通辽第五中学